北京时间 7 月 24 日,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发布公告,宣布效力于 NBA 波特兰开拓者队的年轻中锋杨瀚森将不参加 2025 年男篮亚洲杯。这一决定源于杨瀚森本人提交的参赛调整申请,其希望利用 8 月的关键窗口期参与开拓者队专属短训营,为即将到来的 NBA 新赛季夯实基础。中国篮协在综合评估赛事时间冲突,以及球员长远发展需求后,最终以支持姿态促成这个决定。
时间冲突背后的成长抉择
2025 年男篮亚洲杯定于 8 月 5 日至 17 日举办,而开拓者队为杨瀚森量身定制的两期短训营则将在 8 月 11 日拉开序幕,两项重要安排在时间上形成直接重叠。对于这位刚登陆 NBA的 20 岁新星而言,此次短训营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—— 据开拓者队训练师透露,训练营将聚焦于 NBA 级别的身体对抗强化、战术体系融入及防守细节打磨,这些内容正是杨瀚森从 CBA 内线霸主向 NBA 轮换球员转型的关键短板。
“通过 NBA 夏季联赛,让我深刻意识到,对抗强度和节奏变化是最需要突破的关卡。” 杨瀚森在近期面对记者坦言,开拓者教练组表示,夏季训练的成果,也会影响到球员在NBA新赛季的表现。这种职业发展的紧迫性,使杨瀚森向中国篮协提交了调整参赛计划的申请,杨瀚森申请内容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提升自我、未来更好为国效力的迫切渴望。
球员动态与球迷期待的双向奔赴
目前已回到青岛的杨瀚森,正处于难得的调整期。除了筹备 7 月 26 日的球迷见面会,他还在加急办理赴美签证等手续。据其经纪人介绍,结束国内行程后,杨瀚森将立即飞赴波特兰,提前一周进入训练基地进行适应性准备。这种紧凑的安排,展现出这位年轻球员对职业规划的清晰认知。
在青岛某商场的球迷见面会上,数百名粉丝举着 “为你加油,等你回来” 的标语牌到场支持。当被问及是否遗憾错过亚洲杯时,杨瀚森笑着说:“现在暂时的缺席,是为了将来能以更强的姿态穿上国家队战袍。” 现场球迷的热烈掌声,印证了公众对这种成长路径的理解与支持。
中国篮协支持更多球员到海外高水平篮联赛锻炼
中国篮协在公告中特别提到:“鼓励更多有潜力的球员到海外高水平联赛淬炼。” 这一表态并非偶然 —— 近年来,从曾凡博参加 NBA 夏季联赛,到林葳参加 G 联盟选秀,中国篮球正在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通道。
篮球评论员苏群分析道:“当一个国家的联赛能持续向世界顶级联赛输送人才,且这些球员能在更高平台保持竞争力时,国家队的整体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。”
据悉,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,已启动亚洲杯备选名单的考察工作,计划在近期的集训中重点考察年轻内线的成长潜力。这种 “以赛代练、以练促赛” 的模式,既为亚洲杯储备了人才,也为国家队的梯队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杨瀚森缺席亚洲杯的决定,看似是一次简单的赛程调整,实则折射出中国篮球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理性选择。当个人成长与集体荣誉形成良性互动,当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找到平衡点,中国男篮的复兴之路,或许正从这样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决策中,稳步铺就。